活出健康美——小童長短腳宜及早矯正
2016 – 12 – 07 頭條日報
小朋友長短腳令家長憂心,不過並非不可矯正。如果及早發現處理,孩子的雙腳仍可回復正常,健康地長大成人。要知道小朋友是否長短腳,家長可從孩子的步履觀察,如孩子步履蹣跚、走路有高低膊,都是長短腳的症狀。當小童到四、五歲、可站立時,已可較準確地確診長短腳,X光檢查可能會發現孩子雙腳有兩至三厘米之差。
長短腳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兩種。先天的成因包括先天性腳骨長度不一、甚至欠缺骨頭,失去腳趾或半身肥大症。當中半身肥大症是較為普遍的成因,病徵包括小朋友臉部左右不對稱,有大小臉的情況,家長宜多加留意。比較少見的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,多數於一側出現,令雙腳長度不均。另外小童曾經有骨折,骨頭在刺激下過度增生,患肢可能會增長一點五至兩厘米。
長短腳的成因複雜,不一定來自腳骨,肌肉攣縮(Contracture)亦有可能造成長短腳。長短腳的治療方法眾多,如只有一至兩厘米之高低差,可以嘗試用腳托矯形;但長短超過兩厘米,應該接受矯形手術。
現時的矯形長短腳的手術有兩種,其一將短腳的骨骼拉長;另一方法是計算小童發育期時骨骼生長速度,減慢較長腳的骨骼生長,令雙腿長度一致,現時的手術成熟,接受手術的小童很快回復正常生活。
骨科專科醫生 方子明
更多醫生資訊 : http://bit.ly/2gehppF
原文連結 : http://hd.stheadline.com/news/columns/3/20161207/520842/